水稻带药移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移栽后病虫害的发生,实现“防小田保大田”,降低大田的防治成本,是一项费省效宏、简便易行的防控技术措施。各种植户应提前计划,抢抓时机,做好水稻带药移栽工作。
一、喷雾:大、中、小秧苗均可用。水稻移栽前2~3天,秧母田亩用22%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~60克(或10%丙硫唑70-80毫升)+40%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~12克(或200克/升氯虫苯甲酰胺6-10毫升)兑水45~60公斤叶面喷雾。移栽前7~10天,选用赤吲乙芸苔、二氢卟吩铁、多效唑、萘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诱抗剂,增强水稻抗逆性,促进苗齐苗壮,促进秧苗快速返青、早分蘖、多生根。
二、浸秧:中、大秧苗适用。水稻移栽前,秧母田亩用75%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~30克(或 25%咪鲜胺乳油60~100毫升)+1.8%阿维菌素乳油50~60毫升(或10%四氯虫酰胺悬浮剂40毫升)兑水50公斤,兑匀后装入盆或桶中,缓慢将滴干水的秧苗全部浸入药液,半分钟左右取出,堆闷半小时后移栽,可有效减轻本田叶瘟并兼防水稻螟虫等病虫害。
三、注意事项
(一)科学施药。防治药剂需交替使用,并严格根据防治适期开展防治,注意安全间隔期,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农药。
(二)控制污染。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,不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、河道内丢弃农药、农药包装废弃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;农药使用者在施用过程中,配药时应当通过清洗等方式充分利用包装物中的农药,减少残留农药;要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主动就近交回专门的回收点,不得随意扔弃处置。
扫一扫用手机打开